文/詹益鑑
台灣即將邁入高齡社會(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占比逾一四%),老人的社交需求、健康照護、飲食起居、家庭生活,都成為必須面對的課題。
因此,在比賽中關於老人社交、旅遊、生活的服務設計,有非常多的創意發想與實現方式,但最主流的卻是老人醫藥及看診服務。某個團隊提出的論點:「老人最常去的地方是醫院,所以我們要解決老人看診的痛點。」乍聽言之成理,但深思後卻也有不合理之處。
觀察身邊退休長輩,的確偶爾會上醫院。台灣慢性病盛行率高,醫院看診人口以高齡者居多,也是事實。但為何老人最常去的地方應該是醫院?數據會說話。據統計,台灣六十五歲以上老人,每年平均看病近二十七次,相較歐美國家平均每年約四、五次,台灣堪稱全球最愛看病國家。
除了相對便宜且品質好的健保與醫療服務,還有地狹人稠、交通便利的社會環境,人民擔負的就醫成本之低,台灣可謂世界冠軍,但也造就多數人把健康外包給醫院,認為身體出問題再去看病的心態。
此外,老年人真的愛逛醫院嗎?還是因為看診形態與領藥程序未針對老年人多重慢性病的特性,加以重新設計?多數人其實都能理解,生病是長期生活形態不健康所致,那為什麼我們不能把健保經費與醫療給付,還有未來看診與臥病的時間,轉投資到更愉快卻更有效的健康環境及行為促進面向上呢?
多數慢性疾病的致病因子,包括基因、環境和行為。短時間內我們無法改變基因,但透過環境改善與行為誘因的設計,把醫療資源投注在健康促進與預防醫學上,其實人老了未必需要常跑醫院。
台灣老人愛看病除了因為就醫便利,還因為多數老人真的有病在身。在高齡化腳步無法逆轉且加速的現實情境下,我們真的要繼續讓台灣人又老又病嗎?
更多今周刊文章
______________
【Yahoo論壇】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、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,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,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。有話想說?不吐不快!>>> 快投稿Yahoo論壇
來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7%82%BA%E4%BB%80%E9%BA%BC%E5%8F%B0%E7%81%A3%E8%80%81%E4%BA%BA%E6%84%9B%E
留言列表